1、换热器常见的形式、工作原理及换热介质
热交换器或简称换热器,是指在不同温度的流体之间传递热能的装置。换热器中必须至少有两种不同温度的流体,一种流体具有较高的温度并散发热量;另一种流体具有较低的温度并吸收热量。换热器可分为冷凝器、加热器、蒸发器、冷却器、再沸器、深冷器和过热器。
2、换热介质化学成分对结垢形成的影响
热交换介质是指与工艺物料进行热交换的辅助介质,常用的有水、油、空气等,其杂质成分对换热器结垢的形成影响很大,水是常见的换热介质。具体来说,是以分子或离子形式溶解在水中的杂质:钠盐、钙盐、镁盐。胶体状态的杂质:冷却循环水中的铁化合物、微生物、污泥、空气中的灰尘和补充水中的悬浮物,以较低的流速逐渐沉积在换热器中。粘垢:主要是水中的泥沙、腐蚀产物与微生物的分泌物、细菌和藻类残渣粘附形成的,常附着在换热器壁上。
3、换热器结垢的理化性质
受热面和传热面上的沉积层通常称为水垢,在换热器中,尤其是循环冷却换热器,如压缩冷板,含有微生物污泥和碳酸氢盐分解产物。碳酸盐垢是换热器传热面上和循环冷却水系统的主要水垢种类,碳酸盐垢的外观为灰白色或白色,如果设备被腐蚀,就会沾上腐蚀产物的颜色。碳酸盐垢硬而脆,附着牢固,不易剥落和刮除。应定期对循环冷却水检测水质,使水质符合《循环冷却水水质标准》,如果水质不达标时应按国家《工业循环冷却水处理设计规范》中的方法处理,这样可以防止水垢对设备换热效果的影响。
4、介质流量对换热过程中结垢形成的影响
适当增大流体的流量,反而使换热器的压降增大,使沉淀物不易沉积结垢;选择耐腐蚀的光滑材料还可以减缓污垢的形成;不断改变流体的流动方向,使流体中的各种杂质不易停留在壁面上,使流体不断冲击换热管壁。在实践中,我们经常通过检查压差来检查换热器是否结垢。
5、介质温度对换热过程中结垢形成的影响
换热器如果进出口温度发生变化,可以反映出换热能力的变化。定期测量换热器的进出口流量和温度,当传热能力太低不能满足工艺要求时,以满足和维持工艺操作的需要,应采用机械清洗或化学清洗来提高传热能力。冷却介质水的出口温度好控制在50℃,如果水温超过50℃以上会腐蚀管子,会影响换热能力,造成换热器结垢严重。因此,出水温度不应超过65°C。
- 2023-03-14
王大真一行到化机公司现场办公 - 2022-09-19
王大真一行到股份公司、化机公司现场办公 - 2022-05-23
高效执行展实力 规范施工创品牌 - 2022-04-26
化机公司召开党委(扩大)会议专题研究党建工作 - 2022-01-14
祝贺!化机公司首批新一代换热器产品成功交付 - 2021-12-23
【学习贯彻宜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】化机公司:学深悟透 知行合一 - 2021-11-26
王大真到化机公司现场办公 - 2021-11-17
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- 2021-11-13
宜化化机:关爱职工健康 开展职业健康体检 - 2021-10-14
化机公司组织党员干部、敏感岗位职工到宜昌市反腐倡廉警示教育基地参观学习